CUSTOMER DISPLAY

遇到“你”最好的时光才开始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肠道菌群

孩子拉肚子老不好?肠道里的“好居民”可能是关键!
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0:33:15


核心摘要:
在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,腹泻是夺去五岁以下儿童生命的主要杀手之一。虽然急性腹泻的死亡率在下降,但那些持续时间很长(超过7天)或迁延不愈(超过14天)的腹泻,仍然造成超过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。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,腹泻持续时间的长短,与孩子肠道里“好细菌”的流失程度密切相关。这为通过补充“好细菌”来治疗长期腹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
一、 严峻的现实:长期腹泻是隐藏的杀手
全球每年有约5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,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。除了直接导致死亡,反复的腹泻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。

医学上将腹泻分为:

  • 急性腹泻(AD):持续时间<7天。

  • 长期腹泻(ProD):持续时间7-13天。

  • 持续性腹泻(PD):持续时间≥14天。

后两者合称ProPD。在过去的努力下,急性腹泻的死亡率已显著降低,但长期和持续性腹泻(ProPD)却异常棘手,导致了36%到54%的腹泻相关死亡,是当前防控工作中最严峻的挑战。

二、 研究思路:从肠道菌群中寻找答案
为什么有的孩子拉肚子几天就好,有的却会拖上几周甚至更久?传统的观点主要关注致病的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。但科学家们发现,即使在健康孩子的肠道里也能检测到病原体,而有些长期腹泻的孩子却找不到明确的致病元凶。

这使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孩子的肠道菌群——即肠道内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居民。一个健康、多样的肠道菌群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,能有效抵抗“坏细菌”(病原体)的入侵。而当这片森林被破坏(即“菌群失调”),疾病就可能发生。

这项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大规模研究,首次系统地比较了健康儿童、急性腹泻儿童和长期/持续性腹泻儿童三者的肠道菌群究竟有何不同。

三、 关键发现:“好细菌”的流失是核心信号
研究人员对1300多名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,得到了非常清晰的结论:

  1. 腹泻孩子的肠道菌群更“贫瘠”:与健康孩子相比,所有腹泻患儿的肠道细菌多样性都显著降低。这意味着他们肠道里的“微生物生态系统”变得单一且不稳定。

  2. “坏蛋”增多,“好人”减少

    • 富集“坏细菌”:腹泻孩子的肠道里,像埃希氏菌属(如大肠杆菌)、弯曲杆菌、链球菌等潜在致病菌的数量明显增多了。

    • 流失“好细菌”:同时,一些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肠道共生菌,如普雷沃氏菌、普氏粪杆菌和Dialister succinatiphilus等,则显著减少。

  3. 最关键的发现:拉得越久,“好细菌”越少
    当研究人员将急性腹泻组和长期/持续性腹泻组进行对比时,发现了一个决定性的规律:腹泻持续时间越长,肠道内那些有益的共生菌就流失得越严重。在ProPD患儿的肠道里,这些“好居民”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。

四、 总结与展望:从“杀菌”到“补菌”的治疗新策略
这项研究深刻地揭示了腹泻,尤其是长期腹泻,不仅仅是一场由病原体引发的短暂“遭遇战”,更是一场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持续性破坏。腹泻持续时间的长短,直接反映了肠道内有益菌群被破坏的严重程度。

这为未来治疗儿童长期腹泻指明了充满希望的新方向:

  • 传统思路:主要依赖于补液、补锌和使用抗生素(针对细菌性腹泻)来“对抗”病原体。

  • 未来新策略:除了上述方法,治疗的重点可以转向 “重建” 健康的肠道菌群。例如,开发含有普雷沃氏菌、普氏粪杆菌等特定有益菌的微生物制剂特殊营养补充剂,帮助孩子们快速恢复肠道内的“好居民”,从而从根本上缩短腹泻病程,挽救生命。

这项研究让我们明白,在对抗腹泻的战争中,我们不仅要驱逐“坏蛋”,更要用心守护和重建那片名为“肠道菌群”的健康森林。